在西乌珠穆沁旗巴彦胡舒苏木,一项创新的文旅融合举措正悄然改变着当地牧民的生活。随着西乌旗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巴彦胡舒苏木的牧民们利用羊毛制作文创产品,不仅传承了草原文化,还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近年来,西乌旗依托独特的草原风光和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旅游业,草原99号公路更是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巴彦胡舒苏木抓住这一机遇,组织牧民参加手工艺培训,学习羊毛文创产品制作技艺。培训邀请了非遗传承人、资深工艺师进行现场授课,确保牧民们掌握精湛技艺,同时保留草原文化的原真性与独特魅力。
学成后的牧民们成立了5个合作小组,共同承接订单。这些文创产品包括精美的毛毡饰品、富有草原特色的摆件等,深受游客喜爱。订单的不断增加,让牧民们的收入显著提升。
巴彦胡舒苏木牧民 娜仁图雅
今年6月,巴彦胡舒苏木组织了手工艺培训,我们参加后不仅加深了对羊毛手工的了解,还实实在在掌握了羊毛制作技艺。之后,我们嘎查5名牧民一起合作,做起了羊毛文创产品,专门设计制作“小样”“99公路”这类带有家乡特色的款式。这些产品主要送到西乌旗99号公路文创产品旗舰店和99号公路起点广场文创店销售,线下销量不错,网上订单也不少。现在旗里旅游事业发展得好,给我们牧民带来了增收的好机会。单是一个月,我们就做了1000多件文创产品,增收了2万多元。特别感谢旗委政府,既给我们提供技能培训,又帮我们找好了销售渠道,让我们能靠手艺多赚钱。
这一产业还为陪读孩子上学的家长提供了就业机会。他们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参与羊毛文创产品的制作,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既照顾了孩子,又增加了家庭收入。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西乌旗专门设立了西乌旗99公路文创旗舰店,为牧民们的羊毛文创产品提供代理销售服务。文创旗舰店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这些独具特色的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截至目前,文创旗舰店的日均销售额超万元,累计收入达30万元,成为展示西乌旗地方文化、拉动旅游消费的新亮点。
西乌旗政府还积极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原创设计,支持文创门店建设,并借助旅游推介会、文创展会等平台,推动“西乌好物”走出草原、走向全国。
巴彦胡舒苏木牧民制作羊毛文创产品增收是西乌旗文旅融合发展的典型,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牧民将从中受益,在守护生态本底的同时,实现绿色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