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湖南
“启智润心,筑梦扬帆
万名小辣椒畅游阿拉善”
游学活动启动
内蒙古大漠风情
与三湘四水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拉近
阿拉善
精心策划的游学课程
成功点燃了
湖南“小辣椒”的热情与好奇
其中
特色课程——
岩画文化的探源
备受关注
阿拉善地处我国北部边疆,这里农牧交融,处于中华文明体系中向内多元融合、向外开放互鉴的十字形通道地带,是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交汇、碰撞的代表性区域之一。
据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专家介绍,尽管商周以后的中原文明越来越具有农耕文明的风格,但在此前数千年间,农耕生产力有限,不足以形成以农业为本的经济生活,中国各地的生活都是渔猎、游牧和农耕三合一的混合经济。
专家认为,在早期中国,从内蒙古到中原,人们的生活技艺大体相似而各有所长。大体相似,是因为此时的生产力发展还没有形成巨大分化;各有所长,却是取决于不同的自然环境训练出不同的维生技能。高山与大河并非不可逾越,差异形成吸引力,人们在实用知识和技术上互相学习也是自然而然的。这些,在岩画文化上可窥一斑。
阿拉善岩画
多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发现
截至目前
发现的岩画点已达120余处
共计5万多组
“手印岩画自旧石器时代开始
就是不同人群间
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携带着古老先民与世界对话的记忆
太阳神岩画
诉说着人类对温暖和生长
最朴素又最共通的追求
蛙人形象岩画
完美糅合了农牧文化
所共有的生殖信仰
还有一棵永不凋零的神树岩画
被当地人视为
人类沟通自然与神的权杖。”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
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湖南“小辣椒”们
聆听介绍后
纷纷表示
一定要探秘阿拉善岩画文化
相信会有不一样的新发现
探索未知 挑战自我
@湖南“小辣椒”
我们在阿拉善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