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鄂前旗积极开展“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了解、体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台。
开展非遗展览,提升群众知晓度。5月18日,借助2024年“5·19中国旅游日”鄂托克前旗“四味联动 乐享文旅”主题活动,组织鄂尔多斯蒙古族刺绣、奶酪制作工艺、鄂尔多斯马靴(马海)制作技艺、鄂尔多斯马具制作技艺、鄂尔多斯民间布艺、鄂尔多斯毡绣技艺、珐琅工艺、骨雕、木雕等多项自治区、市、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深入大沙头景区开展非遗展览展示活动。通过现场讲解、体验制作的方式吸引参与者畅享非遗购、探访非遗味。同时现场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鄂尔多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评定办法》等宣传资料2000余份,全面展示近年来鄂托克前旗非遗保护、传承取得的优秀成果,让广大群众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开展非遗培训,提升传承水平。特邀自治区级鄂尔多斯刺绣传承人姚凤琴老师在自治区级非遗传承教育基地开设刺绣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位刺绣爱好者参与培训。培训围绕刺绣基础、民族工艺的设计、创新,刺绣的色彩搭配、针法、图案的组合与应用等内容进行了讲解,并通过现场示范教学、实践指导教学、分组探讨交流、现场作品展示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学员们针法、丝理、色彩搭配和完整性等方面的技艺水平。
鄂托克前旗将继续秉承着传承非遗文化推动民族团结的创建思路,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非遗和现代的创新融合,以非遗为“线”,打造丰富多样的各族群众喜好的非遗传承实践活动,切实营造民族团结和谐氛围,实现“非遗保护+民族团结”的双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