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博物馆
5.18相约博物馆宣传活动
活动时间:2024年5月18日、19日
活动内容: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网络平台多方位宣传,在博物馆小广场设置宣传展板,悬挂宣传条幅,制发宣传资料。吸引更多市民走进博物馆,参与博物馆文化体验,从而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改善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纵横有象——侯马盟书与中山三器文字艺术展》
展览时间:2024年5月18日-8月17日
展览地点:临汾市博物馆一层
展览内容:甲骨金文,证中华文明之源远流长。篆隶楷书,彰书法文化之博大精深。侯马盟书文字,乃对天明誓之辞,承袭殷周气象,繁杂多变,展春秋文字之百态。中山三器铭文,乃征伐治乱之史,独树鲜虞古风,遒逸修长,开悬针篆书之先河。星河流转,晋国霸业与中山雄风皆成旧史;翰墨传承,侯马盟书与三器铭文同谱新章。晋国晚期,公室衰微,六卿专权,盟誓活动频繁。1965至1966年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出土玉、石质盟书5000余件,能辨识文字的650余件,多则200余字,少则10余字。侯马盟书是晋国执政者赵鞅与政治盟友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是晋国晚期历史的重要载体,亦是现今考古发现最早的古人用毛笔书写的完整篇章,对研究晋国历史、古代盟誓制度及古文字学等有重要的价值。
平阳讲坛——侯马盟书
讲座时间:2024年5月19日9:30-11:30
讲座地点:临汾市博物馆报告厅2F
讲座内容:侯马盟书记载的是公元前497年到公元前489年,以赵氏家族为首举行的盟誓活动的记录,反映了韩、赵、魏、智四个家族联合灭掉范、中行两个家族的过程,主盟人叫赵简子。“侯马盟书”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十项重大考古成果之一,已成为国宝级的文物。它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盟誓制度、古文字以及晋国历史有重大意义。
临博五大展厅线下公益讲解、线上云直播
线下公益讲解时间:2024年5月18日10:00(满15人开讲)
线上云直播时间:2024年5月14日-19日9:30-11:00
讲解内容:一是“远古足迹”专题,展示“丁村文化”和“柿子滩文化”,延续至“枣园文化”为代表的临汾新石器时代文化。二是“最早中国”专题,展示以“陶寺遗址”为主的尧都平阳最早中国的史实。三是“晋霸春秋”专题,展示晋与三晋波澜壮阔的文化风貌。四是“千秋平阳”专题,勾勒自秦汉至清代文明进程之大线索,展示平阳冶铁的滥觞、兴盛、发展的辉煌,演绎平阳戏曲之乡的历史传承,彰显平阳金元木板雕刻中心的重要地位和明清平阳木板年画的特色文化,全面展示佛教在平阳地区的传承和兴盛。
“手中小奇迹·文物大世界”亲子活动
活动时间:2024年5月19日14:30-15:30
活动地点:临汾博物馆教育活动中心(1F)
活动内容:讲解员为这次的创意手工准备特别的材料——热缩片,热缩片的质地与塑料相似,但是它却可以让你见证一个小小的小奇迹。只用热风一吹,就会变成只有本身三分之一大小了,可以在上面画任何东西,这看似塑料的东西,能做成各种不同的图案模型与装饰品。市博物馆将馆藏精品文物绘制在热缩片上,由小朋友填色,再由家长进行热缩处理,制作成钥匙扣、书签等手工艺品。让孩子们在自己动手绘画的过程中,仔细观察文物,培养青少年儿童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实现寓教于乐。
中国传统乐器表演
活动时间:2024年5月18日14:00-16:30
活动地点:临汾博物馆一层大厅
活动内容:为了巩固等级制社会,周公“制礼作乐”,建立了一套十分严密的礼乐制度,为中国两千年封建王朝的礼乐制度建立了雏形。中国古乐的历史,是一个庞大的宝藏,《周礼》中将乐器按其制作材料分为八类。本次活动,市博物馆邀请三中民乐团为我们献上中国传统乐器表演。乐团由在校艺术特长生、三中教师和乐团专业指导老师组成。乐团成立五年来,不断积淀和成长,现已成为声部完善的民乐团。通过本次演出,让观众亲身体验古老的钟磬合奏出当代的曲调,当钟声敲响,穿越2400多年的华夏正统之音奏出今日之盛世华章。
表演曲目
《菩萨蛮》此次编曲由编钟代演奏主旋律,凸显编钟清雅之音。
《渔舟唱晚》改编古筝独奏曲,加入编钟、编磬、笙、阮等器乐演奏。
《上春山》由数十种古典民族器乐合奏的上春山首次公演。
《兰亭序》歌词韵味悠长,令人品味再三,尽显古典之美。
《夜来香》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表达了对爱情的无私奉献和坚定执着。
《女儿情》这首意境优雅的古典名曲成为空前绝后的后人不断翻唱的经典之作。
《青花瓷》浓缩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为我们勾勒出文人雅士笔下的烟雨江南。
《紫竹调》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起伏爽朗。
《双面燕洵》通过古典器乐的演奏,让观众沉醉之中,感受到故事的魅力和深度。
《权御天下》通过音乐的形式展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英雄人物的形象,让人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英雄豪情。
《铁血丹心》采用中国民族调式进行创作,旋律简约,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刀剑如梦》中国风的配乐,可以说是武侠剧主题曲的巅峰之作。
《盛世国乐》描绘出繁华的大唐盛世,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恒久的魅力,为经典民乐注入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整首曲目恢弘大气,磅礴壮观,尽显中国盛世恢弘。
《盛唐乐坊》描绘了八世纪初,在玄宗皇帝统治下,唐朝迎来了鼎盛期。疆域扩张到了遥远的西域,宫廷文化和风雅之趣合一。
同时临汾市博物馆馆还携手金苹果公司,以甜品的形式复刻馆藏精品文物,通过这些文物甜品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了解、感受千年古平阳,魅力新临汾。
【我在临博“陶”文化】 之 “中华第一龙·彩绘龙盘”
活动时间:5月18日9:30-11:30、14:30-16:30
活动地点:博物馆教育活动中心(1F)
参与人数:每场15人(9-15岁学生)
报名预约:0357—3999116
活动内容:让孩子们了解最初中国和尧帝故事;了解图腾信仰和“龙”图腾的演变;认识“中华第一龙”——彩绘龙盘;学习如何用陶泥制作龙盘;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创意龙盘。
博物馆进校园——临博馆藏精品文物讲解
活动时间:2024年5月15日
活动内容: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促进文物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市博物馆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与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将开启一段馆校合作,“文物+博物馆”实践的教育活动。此次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临汾博物馆资源,拓展在校大学生的第二课堂,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丰富学生们的历史文化知识,增强同学们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自豪感。
AR眼镜智慧导览
活动时间:2024年5月18日投入使用
活动地点:临汾博物馆咨询台(2F)
活动内容:临汾市博物馆与苏州和云观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AR眼镜智慧导览,将视觉、听觉等多感官结合,构建文物、展览与观众的对话。内容围绕临汾市博物馆基础陈列展厅,精选45件文物,涵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以及与当下生活相关联的“故事化”知识解读,从复杂的文物知识中提炼专业、有趣的内容,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博物馆观览新体验。
观展答题寻宝
活动时间:2024年5月14日—19日15:00-16:00
活动奖品:临汾市博物馆文创产品
活动内容:博物馆是历史的浓缩,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参观博物馆,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市博物馆在“国际博物馆日”期间组织“观展答题”活动,通过参观展览,参与答题活动,赢取临博精美礼品。
线上教育——云游临博、历史小课堂
活动内容:线上教学资源是每个博物馆根据其类型和主题进行设计的线上教育课程,因其更具活动性、互动性、教育性等优势,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博物馆的重点建设工作。我馆根据馆藏数字资源,为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制定了一系列的线上教育活动,并且定期发布在博物馆微信公众平台,以促进博物馆教育与学校课堂的结合。
临汾市博物馆分支机构
丁村民俗博物馆
活动时间:5月18日10:30—11:00
活动地点:丁村文化陈列馆
1.丁村民俗博物馆讲解团队导览活动
5.18国际博物馆日,为了让观众更好地参观,拉近观众与文物的距离,丁村民俗博物馆当天所有游客免费参观博物馆。
2.宣传教育
制作宣传标语、散发传单和电子屏突出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和丁村民宅、丁村遗址的重要性,挖掘文化内涵。让更多的人了解丁村文化,让更多的观众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魅力。
3.展示利用
依托丁村遗址重要发掘地点54:100,开展现场教学,让公众对“丁村人”及其文化的发掘与研究有更深刻的了解。
临汾市博物馆分支机构
铁佛寺博物馆
1.宣传教育活动
铁佛寺博物馆将于“5.18国际博物馆日”,积极发挥公共窗口职能,通过横幅、普法展板、宣传资料、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展等系列活动,通过现场讲解的方式,让博物馆走进生活,让文化深入人心,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历史、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2.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出及手工活动体验
铁佛寺博物馆将在5.18活动期间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平阳木版年画、平阳印染布艺、平阳剪纸、平阳窑、平阳泥塑、平阳壁画、太平绣球”展,并向广大群众推出平阳木版年画和平阳印染制作体验。通过制作了解民间艺术生动地体现了平阳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对于研究我国的民俗演变以及弘扬我国传统文化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是流传在平阳大地上民俗活动的精髓,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创造,饱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