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看尽山千万,不及龟兹一片云。3月16日,参加库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2周年纪念活动的特邀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参观考察库车名胜古迹、文物遗址,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探秘丰富多彩的人文旅游资源。
龟兹魏晋古墓遗址博物馆是新疆首个地下古墓博物馆,在讲解员的讲解带领下,专家学者、媒体代表仔细聆听、细心品味,大家对于库车友谊路墓群的历史背景及考古发掘情况有了初步了解。通过数字化技术为文物赋能,用实景、实物、实事呈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和西域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也有力地见证了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作为中华文化的标识、国家主权的象征,世界文化遗产克孜尔尕哈烽燧遗址犹如耀眼的灯塔,伴随了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千年繁盛,昭见了古今丝绸之路的开放、包容与多彩。在克孜尔尕哈烽燧展馆,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和对考古资料的阅览,近距离感受历史、触摸文明、净化灵魂。来到烽燧遗址,大家清晰地看到克孜尔尕哈石窟与距离约1公里高耸的烽燧遗址隔道相望,十分壮观辽阔,大家纷纷拿起相机打卡拍照,定格这承载古人智慧文明的宝贵结晶。
随后,专家学者、媒体代表来到苏巴什佛寺遗址,近距离感受古西域龟兹地区与中原地区佛教文化的密切交流、相互影响的历史痕迹;在库木吐喇石窟,大家跟随着古人的脚步探寻石窟的多元文化,了解一幅幅壁画中蕴含的深刻内涵。一个个充满故事的历史遗迹,一首首讲述历史长河的赞歌,都在诉说着库车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我是第一次来新疆就来到了库车,对这里的感受非常深刻,库车的历史建筑包括历史民居都很有特色。今天参观的古墓遗址博物馆让我们了解了龟兹很重要的一段历史,它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如果大家对丝绸之路感兴趣、对历史文化感兴趣,可以来这里看一看。”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杂志社智库研究院执行院长肖正华说。
“库车市给人的总体感觉就是人民的幸福度非常高,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让我看到了库车市在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决心。”光明日报社新疆记者站记者王梦琳说。
通过本次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的考察调研,对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提出了有关建议,为推动库车文物保护利用和文旅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有效保护和利用中赓续传承、焕发新生。(歹淑丽 王陇江 吐尔松 供稿)